闲言碎语,情绪垃圾(慎点)

Jackcui NJU Loser

前面几天考完了几科,状态比较恍惚,这两天离离散还比较远,整体上好了一些,来说说。
其实就是想吐槽一个“首鼠两端”的问题。
去年高考,可以说是50年未有之大变局,乱世嘛,毁掉了一批人,也成全了一批人。
就家长老师的期望来说,我就是被影响的一批,但就我自己的感觉来讲,我就是被成全的。
数理较难,很多没达顶级的人都被筛选下来,大家分数相差不多,文科也较难,这让大半的同学分数断崖式下滑。
这让我这种文强理弱的人占了便宜,来到一个我不该来的位置,而这类人群,其实不是这个专业希望筛选出来的。
当时报志愿的时候我原则就是按照计算机去分够最好的即可,这不太是出于职业考虑,更多的是一种多年兴趣的驱使,或者说是跟计算机的亲切感。而分也恰巧够了,就来了,还恰好冲出了制裁圈的围堵,所以说是很幸运。

威权

前段时间很难接受我室友的状态。他们都是数理非常好的人,既富有天赋,又在理科上非常的努力,起早贪黑,但我就很不能理对其他学科的轻视。我把这种常见的现象归结为数学其实是所谓“死直男”宣示权威和实力的平台,因为数学对智力的高要求,数学能力是智力优越的绝对证明,这成为了一种动力,类似于游戏。
我很难接受,因为我觉得,有他们的理科基础,如果他们对文科不持有如此轻蔑的态度,那么他们很容易就可以挤进更好的学校和平台,而不是在这(或者说我本身位置的不如这的学校)迫使我这类人用其他科目去和他们的优势的数理去拼GPA。

畸变

我不是很否定卷GPA这件事,因为卷不是没有好处,资源匮乏,卷不是为了知识,不是为了成长,不是为了学科信仰什么的,只是为了获取资源罢了。作为合理分配下就不应该获得资源的一类人,卷给了我一个从别人手里拿到资源的希望,我是既得利益者,因此不排斥。
但我觉得导向逐渐奇怪起来了,就是“首鼠两端”。
我之前惊讶地得知二层次英语读写一学期不需要听课,不留作业,没有大作业,网测轻松作弊的情况下拿到期末只占20%。现在更方便了,什么东西都可以GPT生成,我的室友·用生成和缝合轻松的写完了占比30%的马原读书报告。
而我的英语课4000词论文,多篇作文,每节课作业,pre等等的情况下期末还要占到30%。我不觉得我的英语课任务重,我觉得这是一门2学分的课应该有的任务量。
我每节课认真听(因为我还挺感兴趣)和合作整理的马原,不知道供养了多少人。
这些课很多人都叫水课,它们重要吗?英语,我觉得重要,学术前沿都需要靠英语接触,不可或缺,但也不那么重要,因为面向就业的国内水硕其实翻译软件就足矣了。
我觉得,这个课如果学校觉得不重要,完全可以不开,或者不算在保研的绩点里,如果你要开,那么你就应该把课程设计好,把它的标准设好了,任务给到,反作弊做好,不要让认真去做好这件事的人觉得白做了(因为分都一样高),还要在绑架下把自己费尽心血的成果分享给完全没付出过的人,让他们反过来挤占认真做事的人的机会。他们的数理基础本身就很好需要的时间就少,但费时间的任务负担却反而落在需要更多时间准备数理的人身上,这很讽刺。
当然可以说他们其实更应该得到这个资源,确实如此,天赋是第一生产力,毫无疑问,但是这样你应该不开或不算这门课,断绝“不配”的人的希望,而不是开一门对有的人水有的人不水的课,去消耗一部分人的精力。
像意识形态课,马毛史值得了解,课也很有趣,但这跟本学科有什么关系,思习两门,纯纯的垃圾。你可以说按照国家规定必须开,但人家清华也打样了,人家心里觉得不重要就给你期末开卷考试,这很难做到吗?要注意,考试永远不可能倒逼同学去认真学习某一门课,只会让同学们更加突击,相反,轻松一些的设置反而让那一小部分想听的同学可以真正去听。
任何时候一门课你划分一部分评价分数,你就必须为了它负责,制定差异化的,鼓励认真去做的标准,而不是一个不轻的任务既觉得要留又觉得不太重要,最后认真去做很长时间的29,完全水一小时成品的28甚至30。
本身来的一路上就很功利化了,还继续鼓励这种功利化,说的修一点根本不知道科学精神,不知道为什么学,说的红一点国家科技发展能依赖这么培养出来的人?
呢喃的“教改”就是这样。

  • Post title:闲言碎语,情绪垃圾(慎点)
  • Post author:Jackcui
  • Create time:2023-06-22 08:50:26
  • Post link:https://jackcuii.github.io/2023/06/22/Chatter8/
  • Copyright Notice: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 are licensed under BY-NC-SA unless stating additionally.
 Comments
On this page
闲言碎语,情绪垃圾(慎点)